学者献策/公私营屋比例 倡按各区特点调整

本港造地建屋步伐较慢,房屋供应出现供不应求,形成所谓“头轻尾重”问题。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梁跃昊认为,新一份《长远房屋策略》报告明确揭示公营房屋落成量,开始扭转“头轻尾重”的情况,建议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不应全港划一。  梁跃昊认为,房屋局提出三个优化方向,体现当局政策重点从提量到提质的转变,支持政府持续以“供应主导”和“灵活变通”原则调整房屋供应,随着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将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未来数年在北部都会区推出创科用地及建立产业园区,房屋政策需要与相关措施及时作出配合并进一步细致化。  他建议,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不应全港划一,而是考虑各区的产业结构、人群特征,及住屋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作针对性的调整。  此外,梁跃昊指出,完善置业阶梯及确保善用公屋资源实为一套“软硬兼施”的政策组合拳,将有效增加房屋阶梯内的流转动能,促进社会向上流动,然而在现时市况下,面对新盘及同区二手的竞争,资助房屋的吸引力难免会受到影响。  他又建议,政府可以进一步考虑缩短资助房屋公布定价及拣楼日期之间的时间差,以令定价更加贴合市场最新状况,增加资助房屋的吸引力。\港闻报记者 赖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