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蔡希良:可推动金融与产业的深入协同,来破解养老产业低盈利带来的发展问题

每经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袁园)10月19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蔡希良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全球发展与中国机遇”分论坛上表示,“养老金融产品是满足各类养老需求的重要载体。目前保险银行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均已参与养老金融市场。从实际情况来看,产品差异化程度还不够,与普通财富管理产品区别比较小,长期积累、收益稳健等特点不明显。”

围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蔡希良结合中国人寿实践给出四大建议举措:一是准确把握养老金融的功能定位;二是逐步增加全社会养老资金积累;三是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四是强化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高效互动。

“养老金融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等重要特色和核心功能,发展养老金融应把握好这一功能定位。”蔡希良表示,在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及产品服务的开发上,应注重体现政策的一致性和目标一致性,切实为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提供稳定可期的现金流和健康医疗等必要的风险保障,让老年生活无忧无虑、有尊严,从而提升消费意愿,让银发经济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此外,充分的养老资金储备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也是当前养老金融发展的重点,蔡希良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发力:一是优化政策设计,进一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比如,研究取消激励企业年金职工参保率必须达到70%等限定条件,给广大中小微企业更多自由选择权,增强第二支柱的吸引力,让更多企业参与;二是优化家庭资产结构,拓宽养老资金储备来源,这就要引导居民树立大财富观念和养老储备意识,在不改变家庭资产总量的情况下,主动调整家庭财富结构,提升养老资产占比。

作为从业机构,蔡希良认为,目前,保险、银行、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均已参与养老金融市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产品差异化程度还不够,与普通财富管理产品区别比较小。“各类金融机构应立足主责主业,发挥各自专长,创新产品服务,实现错位发展,满足客户个性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蔡希良以保险为例,保险产品在收益安全性、全面风险保障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在长期资金保值增值方面也有丰富经验。

最后,蔡希良也指出,养老产业投资巨大,回收期长,运营效益不高,这是个客观事实。但养老产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够创造长期稳定的运营效益,所以,能与长期资金形成较好的互动效应,可以探索“养老金融+养老服务”“养老金融+健康管理”等模式,通过金融与产业的深入协同,来破解养老产业低盈利带来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