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星座”首发星将于11月中上旬发射升空,从此天上有了以株洲命名的卫星

11月中上旬,将有四颗以株洲产业片区命名的卫星发射升空,作为“株洲星座”的首发星(株洲天元号、株洲芦淞号、株洲醴陵号、株洲田心号)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一箭四星的发射升空。

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即将在株洲举行,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株洲的湖南北斗产业园内,“株洲星座”的建设和运营公司——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探秘“株洲星座”。

可对道路、大坝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

“株洲星座”是由16颗小型SAR卫星组成的混合式InSAR卫星星座系统,是国内第一个混合式雷达遥感卫星星座,具有单星高分辨率成像、多星高精度干涉测量、星上图像处理与自主运行、应急通信与快速响应、以及长期稳定数据产出等能力。卫星具有高精度形变监能力,监测精度最高可以达到毫米级,可实现对道路、大坝、矿区、建筑物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卫星能够开展全球区域定期覆盖、特定区域快速重访、重点目标高频监视、特殊用户应急调用等观测任务,支持和服务国土资源、地震、防灾减灾、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及林业等应用需求。

首发的四颗卫星是X波段雷达遥感(X-SAR)卫星,四星采用等相位Walker编队构型,平均分布在同一轨道面,大幅缩短重访周期和覆盖观测时间。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约为522km。卫星SAR载荷采用宽频带设计,可实现具备极高精度的成像能力;卫星配置高精度姿轨控系统,可实现卫星精确轨控,实现对地覆盖的高精度成像任务需求。

什么是SAR卫星?

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汤大权告诉记者,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是一种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进行地球观测的卫星。SAR卫星就像我们在太空中的一颗眼睛一样,为我们提供持续的、大范围的、无遮挡的地球画面,并详细地显示表面的变化。SAR卫星技术在防灾减灾、地质测绘、国土资源、农林水利、城市规划、海洋监测与研究等众多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成为当前国际应用最为广泛的对地观测技术之一。

SAR卫星的工作原理与蝙蝠飞行的回声定位机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通过发射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感知环境。SAR卫星的工作原理使它比光学遥感卫星具有更强大的对地观测能力,可以不受天气、光照的影响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同时穿透能力强,可透过云层或植被探测到被遮蔽的地物信息。随着SAR卫星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明年三月前将共发射16颗卫星

“株洲星座”的首发,标志着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了高速的轨道,今年十一月份与十二月份将共发射八颗,明年三月份将发射八颗,届时,太空星际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雷达遥感卫星服务提供商。同时将卫星的重访时间提升到2.5个小时,可以用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将全国的数据刷新一遍。

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签约入驻湖南北斗产业园,以“株洲星座”建设为牵引,建有完善的测、运控体系以及卫星数据生产服务体系,具备从卫星数据下传、标准产品生产到行业应用全流程的遥感卫星数据能力,为用户提供空间遥感信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潇湘晨报记者邓舒文 摄影记者吴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