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象数据,看华西秋雨的“多变面孔”

当下,我国北方正是秋风送爽、金黄满地的时节。而在华西地区,却呈现出秋雨连绵、云烟缭绕的别样秋日景象。从气象数据看,今年华西秋雨来得偏晚,这背后有何原因?近年来华西秋雨又有哪些规律呢?

时空特征——会提前也会迟到

华西秋雨,是指华西地区秋季连阴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在民间也被称为“秋淋”或“秋绵雨”。它主要影响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关中和陕南、宁夏、甘肃东部和南部一带。华西秋雨的显著特征为降水日数多,且以绵绵细雨为主,天气长时间阴沉,日照时间大幅减少。古诗词“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描绘的就是这种秋雨连绵不断的景象。

华西秋雨一般出现在每年9月至11月,有时会提前至8月下旬,最晚可延续至11月下旬才结束。华西秋雨的年际变化显著,有些年份可能降水并不明显,甚至出现空雨季,而有些年份则可能持续一个月甚至超过两个月,长时间的降水往往会形成秋汛。回顾历年气象记录,2019年的华西秋雨以其超长时间(8月27日—11月30日)“脱颖而出”,历时95天之久,成为1961年以来最长的华西秋雨;2023年的华西秋雨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年自8月23日开始,至11月16日结束,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早了10天,结束时间偏晚了13天,整个雨季偏长23天。

南北两区——首个秋雨日判定标准

气象部门根据华西秋雨的区域气候特征,一般以秦岭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气候区,分别简称为南区和北区。南区主要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四川东部以及贵州北部,北区主要包括陕西南部、宁夏南部以及甘肃东南部。

为科学监测并界定华西秋雨开始时间,气象部门依据行业标准《中国雨季监测指标 华西秋雨》,在南区和北区共设373个监测站点,其中南区269个站点,北区104个站点。从每年8月21日起,若在监测区内超过半数的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0.1毫米,该日则被定义为一个秋雨日。若南区或北区连续出现5个秋雨日,或在连续5天中仅第2天至第4天之间偶有一日未能达标,则标志着该区华西秋雨的开始,并将首个秋雨日确定为该区华西秋雨的起始日期。

在南区和北区之中,哪个区域最早迎来华西秋雨,其起始日便会被认定为整个华西秋雨季的开端。以2023年为例,北区在8月23日率先进入秋雨季,较北区常年平均起始日期提前了20天;而此时南区尚未进入秋雨季。据此,我们便可判定2023年的华西秋雨始于8月23日。

脾性波动——时而温婉时而暴躁

由于秋季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近地面气温相较于夏季明显回落。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华西秋雨季的降水强度普遍不及夏季,雷电活动也较少,总降水量也逊于盛夏时节。

以四川成都为例,在过去20年中,7月和9月的平均降水日数分别为18.5天和18.8天。尽管9月降水日数略多,但7月平均降水量显著更高,达241.7毫米,相比之下,9月平均降水量为123.5毫米。

华西秋雨虽然不像夏季暴雨那样猛烈,但持续数日、数十日乃至更久的降水,不仅使室内外空气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潮湿感,也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还容易影响人们的心情,引发郁闷与不快之感。另外,在前期夏季降水偏多的背景下,华西秋雨的影响效果会更加突出。

而看似温婉缠绵的华西秋雨,实则也有“暴躁”的一面。当强盛且持续的南方暖湿气流与活跃的北方冷空气交汇激烈时,秋季的持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可能会引发秋汛,甚至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从年际时间尺度来看,华西秋雨的强度呈现明显的波动。自1980年代以来,1983年、1985年、1996年、1999年、2008年、2014年、2019年、2021年、2023年均为华西秋雨现象显著年,整体上,这些年份的秋雨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强度偏强。

2021年,华西秋雨历时77天,降水量达379.9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北区的降水量异常偏多,降水量为388.6毫米,较气候平均值偏多185%,这是当年发生较罕见秋汛的一大原因。2023年的华西秋雨持续了85天,降水量为287.0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多44.6%,导致2023年汉江第1号、第2号洪水在9月下旬接连发生。

不太守时——今年偏晚已成定局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10月12日西南地区等地雨势有所增强,明后两天降雨区域继续东移南压,贵州、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今年的华西秋雨比以往来得偏晚已成定局,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近期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活动,其强度大且位置偏北,导致了雨带显著地向北偏移。今年9月上旬和中旬,冷暖气流在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频繁交汇,这本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却阴雨不断。与此同时,四川盆地本应是华西秋雨的主场,却遭遇了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

当然,由于气候变暖下的区域响应,华西秋雨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过程也会逐步产生一定的变化,带来一些异常的影响,这是我们今后应关注的问题。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栾菲 苏杰西

数据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制图:赵淼